春田窯與馬郭芋頭園,專家指導營運策略
- miaolifarmer
- 9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今天很高興邀請多位專家,分別是澎科大鐘教授及徐特聘教授,及裕隆公司永續發展部陳科長訪視USR場域,並與聯大退休教師、春田窯創辦人,現任雙潭休閒農業區理事長廖增春相見歡,暢談春田窯的規劃策略,並與專家們交流意見。下午則來到馬郭芋頭園,也針對馬郭芋頭園提出營運策略的建議,非常感謝專家們的蒞臨,茲彙整意見如下:
春田窯:
現況分析:
春田窯正積極籌劃將下午茶餐廳轉型,展現出經營者對場域再發展的期待與企圖。其營運模式採取家族協作,彼此分工合作,已建立基礎的多角化經營模式。
問題挑戰:
目前各場域雖有特色,但欠缺統一規劃,容易造成品牌形象分散。餐廳改造的方向若缺乏整體策略支撐,可能難以形成長期競爭力。家族合作固然有默契,但若沒有清楚的角色定位與策略布局,未來在營運擴張時可能出現內部資源配置不均的情況。
建議方向:
1.以「春田窯」品牌核心為出發點,建立一致性的場域規劃與形象識別。
2.針對餐廳改造,建議結合在地文化與USR團隊的專業,使其成為品牌價值的核心展現場域。
3.將家族成員的合作模式制度化,明確角色分工,並導入策略輔導,確保多角化經營能形成合力,而非分散資源。
馬郭芋頭園:
現況分析:
馬郭以芋頭種植為基礎,大部分收購由大甲地區承接,形成穩定收入來源。由於基礎收益穩固,DIY教室的發展較為緩慢,屬於附加型經營。
問題挑戰:
穩定收入雖能降低經營風險,但也可能造成場域發展的動能不足。DIY體驗缺乏特色商品延伸,恐難以吸引回流客群。此外,場域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元經營模式,未來若要提升市場競爭力,勢必需要更積極的策略規劃。
建議方向:
1.開發以芋頭為主題的延伸商品(如食品、伴手禮或文創小物),讓DIY體驗與消費形成連結,提升附加價值。
2.將DIY教室定位為體驗式行銷的切入點,藉由互動體驗推廣品牌故事,進而帶動商品銷售。
3.建議參與企業經營規劃輔導課程,學習多元經營的策略模式,逐步建構完整的產業鏈發展藍圖。






留言